1949年1月31日北平市和平解放,育英地下黨組織公開了。1949年9月,年景豐同志任校長。1952年,我校由私立轉為公立,改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育英小學部分了出去,取名為“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當時任黨支部書記的倉孝和同志是化學專業(yè)的卓越人才。解放初,化工部和科學院都要調他去工作。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仁同志對倉孝和同志講:“育英是個規(guī)模大又很重要的學校,你哪兒都不要去了,就負責領導這個學校的工作。”根據劉仁同志指示,倉孝和同志任二十五中第一任校長。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知識分子政策方面,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使學校成為當時北京最好的十所中學之一。
1953年12月,倉孝和同志初調任北京市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兼北京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張迅如同志調來任校長。在教學方面,課堂教學主要提出了抓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在教育方面,健全和加強了政治教學和班主任工作。1955年,分出高中部師生在位于騎河樓的第三院,組建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張迅如同志調往六十五中任校長。此后,王敬光同志主持校務工作,學校仍為六年制完全中學。1957年,楊天恩同志任校長,師生奮發(fā)圖強。1958屆、1959屆高中畢業(yè)生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考入高等學校。1958屆高中畢業(yè)生高考成績在全市名列第十,1959屆在全市名列第八。1960年在北京市文教群英會上被評為紅旗學校,獲獎旗一面,遂被定為北京市重點中學。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將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的兒子那拉迪波王子和日本友好人士西園寺公一的兩個兒子西園寺一晃和西園寺賓泓安排在學校就讀。
育英五院的教職工宿舍,于1958年歸于房管局。1960年,又在位于騎河樓的育英第三院內,建立了北京景山學校。
1962年,楊天恩同志調往六十五中任校長。李樹培同志主持校務工作。1963年,學校初中部獨立設校更名為“北京市燈市口中學”。
五、六十年代,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均得到健康發(fā)展。1952年、1953年、1960年及1961年均有一些優(yōu)秀畢業(yè)生服從工作需要,留校任教。學生中有各種社團,各種課外小組,如合唱團、管弦樂隊、籃球隊、航模、無線電、摩托車、跳傘、航海、射擊、美術組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1955年,紅領巾合唱團參加全國少年兒童合唱比賽,獲一等獎。1956年,美術組黃傳偉同學的作品《登上月球去》,獲貝爾格萊德獎第二名。
十年浩劫時期,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秋,育英四院被拆,校址遷往燈市口大街55號,與北京市第167中學(原私立貝滿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楊天恩同志再度出任校長。
1980年秋,楊天恩同志調任東城區(qū)教育局副局長。廖萃川、李勃棟同志先后擔任校長。1982年秋,育英一院被拆,撤銷燈市口中學。1983年秋,李勃棟同志調任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任校長。羅嘉陵同志主持校務工作。同年成立校友會,王寶初老先生任會長。1984年10月14日舉行了建校120周年慶?;顒?,有兩千多名校友返校參加了校慶,盛況空前。1986年,在1943屆校友常自超先生支持下,開始籌集資金建新教學樓。1986年秋,羅嘉陵同志調任東城區(qū)教育局黨委任副書記,張燕成同志任校長。
這十年間,學校得以恢復和發(fā)展。1979年,生物小組制作的蝴蝶標本參加全國少年科技作品展覽,獲一、二等獎。1982年蝴蝶標本又獲全國青少年小發(fā)明、小制作二等獎。同年,趙良濱同學獲全國少年定點跳傘冠軍。1986年開始,學校每年舉行為期一周的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活動。
1988年11月,原六十五中校長劉志毅同志任校長,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
幾年來,積極總結學校歷史經驗、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倡導“生動活潑、全面發(fā)展”的辦學方針;大膽地改革了學校管理機構,使學校全方位地向前發(fā)展;努力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行聘任制和結構工資制,改善了教職工的待遇,加強了師資力量。1993年9月1日后,學校實行“教職工聘任合同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yōu)上崗,執(zhí)行校內工資制度,全額浮動,鼓勵教師多勞多得,進一步提高教師工資,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效益的提高。